“十三五”生物質能發展將提速
“我國能源體系和規模還不能支持生物質能源的大規模利用,生物質能源的經濟性也很難與傳統能源競爭。為此,我國將在‘十三五’采取多種措施推進生物質能源發展。”10月17日,在第五屆生物質能源國際會議暨展覽會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可再生能源發展中心主任任東明說。 作為人類使用的最古老的能源之一,伴隨著我國能源結構的轉型,生物質能的發展雖不是一帆風順,卻也可窺見光明。如何解決生物質能源“自帶的癥結”,成為會上業內人士熱議的話題。 建立示范工程加速市場化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1.64%,生物質能僅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利用量的8%。 這一數字在業內人士看來顯然難以滿意。生物質能源產業的整體發展還存在許多困難,如生物質發電在區域、種類、技術、改造等方面不平衡,布局發電、熱聯產、熱負荷不匹配,混燃發電缺少混合燃料發電計量監督工具,垃圾發電缺乏社會公眾認可造成項目選址困難,生物質供熱還沒有納入國家經濟激勵政策范圍,項目投資開發難度較大,服務體系不完善,保障體系有待加強等。 “中國的能源轉型需要進一步推動生物質能源產業的發展”。據任東明介紹,根據“十三五”生物質能源發展規劃,到2020年,生物質能利用量將達5700萬噸標準煤,其中生物質鍋爐供熱每小時將達2萬蒸噸,生物質固體燃料年利用量達1000萬噸標準煤;生物天然氣達100億立方米;生物質液體燃料總量將達600萬噸,其中燃料乙醇400萬噸,生物柴油200萬噸。此外,發電裝機要達到1500萬千瓦。 任東明認為,完成上述目標,需對傳統能源產業進行理念、技術、商業以及觀念認識上的創新,加強國際合作,推動能源生產消費革命。他透露,“十三五”期間生物質能源的發展有五項重要工作:一是將啟動生物質能供熱替代城鎮燃煤供熱的示范工程;二是將推進生物質進入天然氣市場,通過建設標準化生物燃氣生產示范工程與商業推廣模式,促進生物燃氣與生物天然氣規模化應用;三是將推進生物質發電項目的熱電聯產改造工作;四是將全面推進生物液體燃料推廣和示范,五是將加強生物質開發的利用規劃,加強資源供給的保障、政策、監管體系建設。 |
相關文章
- “十三五”農村環境整治要把握怎樣的思路?2017-03-27
- 解讀《國家環境保護標準“十三五”發展規劃》:進一步完善環保標準體系建設2017-04-26
- “十三五”環保哪些板塊可掘金?2017-05-23
- “十三五”期間 土壤修復行業市場空間或高達4.6萬億元 且有望長期熱度不減2017-07-03
- 中國“十三五”清潔能源產業投資需求預計達3.1萬億元2017-09-13
- 國新辦舉行“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新聞發布會2020-10-22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農作物秸稈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再生聚酯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水質控制儀產業全景調查及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生物發酵器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污染處理藥劑產業深度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造紙機械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