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貨何時能成催化劑市場主流?
“目前,在我國脫硝催化劑市場,有20多家生產廠家,絕大部分是引用美、日國外技術,占80%國內市場,我國采用自主研發技術生產的催化劑只占20%的市場份額。”華北電力大學教授李守信近日告訴記者。 據他介紹,過于依賴國外技術和產品有兩方面影響。首先需要較高的成本,有的國外公司除了收取一次性技術轉讓費外,還提取催化劑銷售額的10%費用。其次,更不利于我國相關產業發展。 李守信介紹說,最早在20世紀70年代,由日本觸梅花成株式會社開始研發蜂窩式脫硝催化劑,80年代末實現工業化,然后向國外轉讓。隨著大氣污染加劇,NOx脫除凈化開始得到重視,許多國家開始研發和應用脫硝催化劑,尤其是美、日等發達國家。經過幾年實踐,行業內認為選擇性催化劑最適合火電廠煙氣脫硝。 據了解,我國從2002年開始關注火電廠脫硝,個別電廠(比如漳州后石電廠)開始使用從日本進口的選擇性催化劑產品。從2006年起,國內幾家大公司開始從國外引進脫硝催化劑制造技術,在國內制造脫硝催化劑,比如國電龍源和福建大拇指等。目前,采用國外技術生產的脫硝催化劑已經占據我國大部分行業市場。 “值得鼓勵的是,我國有企業開始了自主研發的努力。如江蘇萬德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自主研發脫硝催化劑生產技術,2011年9月正式投產實現工業化。” 李守信說,經過幾年打拼,其產品用戶遍及全國,還把脫硝催化劑銷往海外。截至去年年底,銷售額達15億元。 萬德環保總工程師徐曉亮介紹說,去年他們投入7000多萬元研發費用,使催化劑不斷提高回收再利用率,延長使用壽命,降低運行成本。還擴大了脫硝催化劑適用范圍,現在可用于鋼廠、水泥廠、玻璃窯、車船等脫硝領域。下一步還將研發脫汞催化劑。
李守信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應在政策和資金方面支持環保技術研發。同時,國內相關企業也要積極投入技術研發,讓擁有國內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在國內甚至國外多占據市場,多分“蛋糕”。 |
相關文章
- 環保電價專項檢查:605家燃煤企業違規 經濟制裁金額共計3.28億2016-12-30
- 2017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評述和2018年發展展望2018-03-28
- 工信部報批公示140行業標準(含多項環保標準)2018-04-16
- 2017年度燃煤煙氣脫硫脫硝產業信息2018-04-18
- 火電脫硝催化劑再利用勢在必行2018-08-02
- 2019年脫硫脫硝行業發展評述和2020年發展展望2020-01-1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農作物秸稈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再生聚酯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水質控制儀產業全景調查及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生物發酵器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污染處理藥劑產業深度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造紙機械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