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硝催化劑領域中國專利統計分析
時間:2016-05-17 10:46來源:當代石油石化 作者:信息發布 點擊:
次
1 概述
氮氧化物是鍋爐和內燃機排放氣體中的主要有害物質之一,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許多危害,是形成酸雨的重要污染物,與碳氫化合物還可形成光化學煙霧。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化石能源尤其是煤和石油的消耗量大幅增加,大氣中氮氧化物的污染日益加劇。同時,人民群眾要求改善環境的呼聲日趨高漲。因此,如何實現氮氧化物的有效減排, 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法脫硝是目前國際上應用最為廣泛的煙氣脫硝技術。我國的脫硝項目起步較晚,國內已經投入運行的SCR脫硝項目大多是引進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脫硝技術[1]。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SCR脫硝催化劑,打破國外的技術壟斷,對于我國SCR脫硝工藝的應用與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本文以SCR脫硝催化劑技術在中國的專利申請數據為樣本,分析了SCR脫硝催化劑領域中國專利申請情況和技術研發的熱點,為該行業今后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
2 專利分析
專利文獻與其他科技情報相比,具有科技信息量大、信息及時和能夠精確反應科技發展動態和發展方向等特點。利用專利文獻,可以精確地掌握同行業的技術動態和發展趨勢。本文采用中國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系統對SCR脫硝催化劑領域的相關專利進行檢索,檢索方式采用機檢和人工篩選相結合的方式,確定SCR脫硝催化劑領域的相關專利申請文獻。
2.1 申請人分析
從申請人的國別對比情況可以看出,國內申請人和國外申請人的中國專利申請數量基本呈上升的趨勢,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來,上升趨勢更加迅猛。國外申請人從1985年我國建立專利制度的初期就進行了中國專利申請,自1995年開始,國外申請人在中國的專利申請量穩步上升,而在當時,中國尚未十分重視環保項目,國內申請人在該領域的專利申請較少。這反映出國外申請人具有較高的專利意識,較早在中國進行了專利布局。在2007年前,國外申請人的申請數量明顯高于中國申請人的申請量。此后,由于國內環保法規的嚴格、科技創新的加強以及專利政策的支持,加上國內經濟形勢較好,因此國內申請人的專利申請量較快上升并超過了國外申請人的申請量。申請人國別對比情況見圖1。
![]()
圖 1 申請人國別對比
從國外申請人的中國專利申請情況可知,在中國有專利的涉外國家多達16個,申請人主要來自美國、德國、日本、法國、韓國等發達國家,其中美國申請量最大,其次是德國、日本、法國和韓國。從主要國外申請人申請的時間分布看,日本申請人最早在中國進行了專利申請,美國緊隨其后, 德國位于第三, 法國和韓國靠后。2005年之前,德國申請人的申請量處于領先位置,但在2005年后美國申請人的中國專利申請量得到了爆發式增長,進而使其申請總量遠遠高于其他國家的申請人。不同國家在不同年份的申請量變化較大,如德國申請人在2005年、2009年和2011年的申請量較大,這主要與申請人的技術研發成果、市場開發程度以及專利策略等因素有關。國外申請人申請情況見圖2。
|
相關文章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 2015-2030年全行業高鹽廢水需求治理量及預測2025-02-19
-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2025-03-25
-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2025-03-25
-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2025-04-02
-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2025-04-02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農作物秸稈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再生聚酯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水質控制儀產業全景調查及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生物發酵器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污染處理藥劑產業深度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造紙機械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