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發展環境保護問題及對策分析
煤炭消耗總量巨大——問題 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對策 1952年冬天,倫敦暴發“毒霧事件”,直接造成4000人死亡,隨后幾個月,又有8000人因霧霾死亡,成為20世紀全球最嚴重的環境公害事件之一。當時倫敦霧霾嚴重到火車停運、汽車停駛、城市停擺的地步。 英國國會適時地在1956年通過了《清潔空氣法案》。法案制定了一系列減少空氣污染的措施,其中包括在城市村鎮設立煙霧控制區。在煙霧控制區域內,只能使用無煙燃料。此后,英國家庭取暖逐漸向采用更加清潔的無煙煤、電力和煤氣轉變,這極大地減少了煙塵和二氧化硫的污染。煤炭消費總量的逐步減少和能源結構的轉型,對推動英國成功治理污染起了主要作用。 英國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煤炭作為主要能源為工業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動力。19世紀中葉,英國煤炭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2/3。但是煤炭的使用也帶來了嚴重的空氣污染。 1956年《清潔空氣法案》頒布執行之后,英國煤炭的總消費量開始緩慢下降。至1990年,英國國內的煤炭總消費量已經比1956年減少了50%。其中煤炭在交通運輸、居民采暖等領域的消費量基本降到了零。到2000年,英國煤炭消費量又比10年前降低了一半。 英國能源結構在20世紀90年代經歷了一次急遽向天然氣的轉變。由于英國電力工業開始私有化、英國北海天然氣田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天然氣發電機技術取得突破等原因,在短短10年時間里,天然氣發電從微不足道發展到占據英國發電量的30%。英國能源結構的另一大變化是可再生能源大幅提高。2009年7月,英國制定了《低碳轉型計劃》,提出到2020年將碳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減少34%的具體目標,屆時30%的電力由可再生能源生產,40%由低碳燃料生產。 2012年,英國政府又制定了新的《能源法案》。新法案中規定,政府支持包括可再生能源、新的核能、燃氣及碳捕捉和封存技術在內的多元化能源架構建設,以防止經濟發展受困于能源短缺瓶頸。新法案對英國能源結構的調整也有助于英國減少對天然氣的依賴。 此外,英國政府計劃頒布新的財政刺激政策,以鼓勵家庭和企業淘汰老舊設備,改用新的節能設備。英國政府預計,此次能源結構調整在10年內將耗費1100億英鎊。到2030年,國內電力需求可減少10%,節省近40億英鎊能源開支。 |
相關文章
- 英國確認:到2025年關閉所有燃煤電站2015-11-27
- 歐洲標準支持環境保護2017-03-22
- 實現垃圾零廢棄,歐盟打算如何做?2017-03-28
- 英國研究出高效海藻池 能夠有效去除廢水中80-96%的磷2017-08-09
- 英國污泥處理處置方式對我國的啟示2018-05-04
- 英國發布電動車計劃 2040年前實現全電動汽車2018-07-1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農作物秸稈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再生聚酯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水質控制儀產業全景調查及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生物發酵器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污染處理藥劑產業深度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造紙機械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