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規劃解讀【附規劃全文】
一、規劃背景 近幾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包括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在內的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全省已初步建立起城、鎮、村三級生活垃圾集運體系,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有力促進了全省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改善。 然而隨著海南省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的急劇增加,生活垃圾焚燒和無害化填埋處理能力和水平相對不足的問題日益突出;現有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只有3900噸/日,資源化利用水平低,處理工藝技術有待轉變;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配套滲濾液處理、爐渣綜合利用及飛灰處理等設施能力不足。 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4·13”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要求,以及省委七屆歷次全會決策部署,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作的意見》(建城〔2016〕227號),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原環境保護部、原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工作的通知》(發改環資規〔2017〕2166號),按照2017年12月省政府專題會部署,制定并實施好《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以下簡稱“《規劃》”),指導統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區域共享,深入推進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將對生活垃圾處理結構的轉變,爐渣、飛灰、滲濾液等處理設施的規范,生活垃圾的減量化、無害化和資源化水平進一步提升起到關鍵作用。 二、編制過程 為認真做好《規劃》編制工作,按照2017年12月省政府專題會部署,發改委立即組織我廳和原省生態環境保護廳、省財政廳等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傳達省政府部署,明確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和深度要求,先后開展了現狀摸底研究、分析總結突出問題、專家座談、開展規劃環評、征求各方意見、審查會審議、修改完善等多個階段工作,形成了《規劃》最終稿,目前已印發實施。 三、規劃內容 為打破行政區劃的限制,推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共建共享,提高生活垃圾焚燒占比,提升生活垃圾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水平,系統解決全省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不足的問題。《規劃》從處理設施設計規模、垃圾產生量、運距、服務范圍、運行成本、環境保護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與分析,同時兼顧現有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提標改造和淘汰升級等,科學、經濟地對海南省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及“三同時”配套設施進行總體布局。 全省規劃建設9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分別為海口市(三期)、三亞市(擴建)、儋州市、文昌市(擴建)、瓊海市(擴建)、東方市、屯昌縣、陵水縣、昌江縣(原垃圾處理基地)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同時,要求堅持資源化優先,因地制宜選擇安全可靠、先進環保、省地節能、經濟適用的處理技術,嚴格按照相關建設、技術和環保標準進行設施建設,配備完善污染控制及監控設施,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要求,做好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規劃、選址、征地、建設和運營等過程中社會風險防范與化解工作,規劃項目具體選址開展社會風險評估,加強信息公開和公眾溝通工作,從源頭防范環保鄰避問題,同時完善焚燒廠配套滲濾液處理、飛灰、爐渣處置設施等建設,統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分析論證,并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做到“三同時”,各類污染物必須嚴格按照原海南省生態環境保護廳《關于新擴建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污染物排放執行標準意見的函》執行。 四、規劃建設9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必要性 (一)目前,我省的生活垃圾處理能力不能滿足城鄉一體化條件下生活垃圾全量處理的需求,且未實現區域性統籌的處理設施布局,基本處于市縣自行處理的處理格局,造成處理設施普遍存在運營管理規范性較弱、技術能力難以支撐、運行成本偏高的問題。此外,多數市縣生活垃圾處理設施仍以填埋為主,不符合省政府提出的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要求,處理工藝有待進一步優化。 (二)全省除了海口、三亞外,大多市(縣)的體量小、垃圾量也相對較小。按照目前海南省各市(縣)獨立處理生活垃圾的格局,其生活垃圾處理設施規模相對較小,運營管理因技術、人員、成本等種種原因難以完全規范。如文昌、瓊海兩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規模小(日處理均為225噸/天),燃燒不穩定,煙氣排放指標不易控制,而且熱效率利用低,經濟性不佳;大部分填埋場的雨污分流、分單元填埋的效果不理想,且環境監測指標也無法做到全覆蓋等。 (三)隨著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逐步順利推動,鄉鎮和農村生活垃圾將全部納入統一的收運體系,各市(縣)垃圾量的處理顯著提升,如儋州、定安、陵水等市(縣)日處置量均超出原有設計規模100%,將造成填埋場設計服務年限縮短;海口、三亞焚燒廠超量焚燒,運營安全難以保證。焚燒廠產生的飛灰及爐渣目前未有相應的處理設施,存放于填埋場會減少填埋場的使用年限,需針對焚燒廠產生的飛灰及爐渣建設相應的處理設施,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四)目前海南省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基本由各市縣自行主導,未能從全省層面進行區域統籌、打破行政壁壘,宜出臺生態補償政策,以便于推動地方和區域經濟之間的協調互動,能夠在更大范圍實現處置設施合理布局和處理方式的調整,從而提高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五、新建(擴建)9座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服務范圍 基于我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現狀分布,結合海南行政區劃特點,規劃在全省擴建、新建9個跨區域服務的大中型垃圾焚燒處理基地。 (一)規劃新建海口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設計規模為1800噸/天,焚燒廠總設計規模達到4200噸/天。服務范圍包括海口市、澄邁縣、臨高縣(博厚鎮、皇桐鎮、多文鎮、臨城鎮、東英鎮)。 (二)規劃新建三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三期,設計規模為1200噸/天,焚燒廠總設計規模達到2250噸/天。服務范圍包括三亞市、五指山市、保亭縣(新政鎮、三道鎮、南林鄉)。 (三)規劃新建儋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規模為1500噸/天。服務范圍包括儋州市、洋浦經濟開發區、臨高縣(調樓鎮、新盈鎮、波蓮鎮、南寶鎮、加來鎮、和舍鎮)、白沙縣。 (四)規劃新建文昌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二期),設計規模為600噸/天,焚燒廠總設計規模達到600噸/天。服務范圍包括文昌市、三沙市。 (五)規劃擴建瓊海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規模為1200噸/天。服務范圍瓊海市、萬寧市(萬城鎮、北大鎮、東澳鎮、大茂鎮、后安鎮、和樂鎮、山根鎮、龍滾鎮)、定安縣(定誠鎮、雷鳴鎮、龍湖鎮、龍門鎮、黃竹鎮)。 (六)規劃新建東方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規模800噸/天。服務范圍為東方市、樂東縣。 (七)規劃新建屯昌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規模600噸/天。服務范圍為屯昌縣、定安縣(龍河鎮、新竹鎮、富文鎮、翰林鎮、嶺口鎮)、瓊中縣(什運鄉、紅毛鎮、營根鎮、中平鎮、灣嶺鎮、黎母山鎮) 。 (八)規劃新建陵水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設計規模1050噸/天。服務范圍為陵水縣、保亭縣(毛感鄉、響水鎮、保城鎮、加茂鎮、什玲鎮、六弓鄉)、萬寧市(南橋鎮、興隆農場、禮紀鎮、長豐鎮、三更羅鎮)、瓊中縣(長征鎮、和平鎮、上安鎮、吊羅山鎮)。 (九)規劃新建昌江縣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原垃圾處理基地),設計規模300噸/天。服務范圍為昌江縣。 六、規劃目標 隨著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成運營,近期(2018-2023)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將達到12500噸/日,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占比達到95%;遠期(2024-2030)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將達到17350噸/日,全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占比達到100%。 《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 《海南省生活垃圾焚燒發電中長期專項規劃(2018-2030年)》圖紙 環境衛生管理處 2019年10月18日 |
相關文章
- 關于擬公布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示范縣名單的公示(全名單)2020-08-20
- 上海可回收物運輸方式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補貼2023-12-26
- 上海可回收物廢物流處理處置圖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塑料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上海部分廢玻璃利用企業情況(綜合利用的資源數量(萬噸))2023-12-26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農作物秸稈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再生聚酯產業發展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水質控制儀產業全景調查及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生物發酵器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污染處理藥劑產業深度研究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監測報告] 全球及中國造紙機械產業鏈全景分析與咨詢報告(2025全景版)
|
|
|
|
|
|